•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肿瘤科 > 乳腺癌 > 艾拉司群:开启 ER 阳性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治疗新时代

    艾拉司群:开启 ER 阳性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治疗新时代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在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治疗进程中,内分泌耐药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难以攻克的一大挑战。当常规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时,患者的病情往往会迅速恶化。

    浏览  次
    2025-09-05 11:18:24  发布

      在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治疗进程中,内分泌耐药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难以攻克的一大挑战。当常规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时,患者的病情往往会迅速恶化。而艾拉司群(Elacestrant)的问世,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带来了创新性的突破。作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艾拉司群不仅拥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还在关键的临床试验中充分展现出其克服内分泌耐药的卓越能力。

    艾拉司群:开启 ER 阳性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治疗新时代(图1)

      艾拉司群:从作用机制到临床优势

      艾拉司群属于非甾体类小分子药物,它能够高度选择性地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相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不仅能有效阻断雌激素在受体上产生的激动作用,还能诱导受体发生构象变化,进而促进受体泛素化降解。与注射型的 SERD(如氟维司群)相比,艾拉司群在给药方式上具有明显优势,克服了给药途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限制,具体优势如下:

      口服给药,提升依从性:临床研究表明,艾拉司群在空腹状态下给药后,能够呈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曲线。给药后 2 至 4 小时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约为 24 小时,这样的特性支持患者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大大提高了治疗的便利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直接降解 ERα,抑制耐药通路:对于携带 ESR1 基因突变(常见的如 Y537S、D538G)的患者,传统的 AI 治疗效果会显著下降。而艾拉司群在体外模型中,对这些突变型的 ER 仍能保持高亲和力结合,并有效促进受体的降解,从而抑制下游的增殖信号,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EMERALDⅢ期临床试验:疗效数据令人鼓舞

      EMERALD 试验是艾拉司群能够获批上市的关键研究,该试验纳入了既往接受过 AI 和 CDK4/6 抑制剂联合治疗后疾病出现进展的 ER+晚期乳腺癌患者。研究人员将 477 例患者随机分为艾拉司群组和标准内分泌治疗组(对照组,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氟维司群),以下是具体的试验数据:

      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全体患者人群中,艾拉司群组的中位 PFS 为 3.8 个月,而对照组仅为 1.9 个月,危险比(HR)为 0.69,这意味着艾拉司群能够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达 31%。在 ESR1 突变亚组中,艾拉司群组的中位 PFS 提升至 4.2 个月,对照组依旧为 1.9 个月,HR 达到 0.55,进一步凸显了艾拉司群对这类患者的显著疗效。

      临床获益率(CBR)

      艾拉司群组在 6 个月内的临床获益率(即病情稳定达到 24 周或更长时间,或者病情得到更好改善)为 35.8%,而对照组仅为 20.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客观缓解率(ORR)

      在可评估病灶的患者中,艾拉司群组的 ORR 为 6.6%,而对照组仅为 2.1%,这表明部分接受艾拉司群治疗的患者能够获得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的效果。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艾拉司群在克服内分泌耐药、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对于携带 ESR1 突变的患者而言,其治疗意义更为重大。

      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耐受,便于管理

      在 EMERALD 试验以及其他早期研究中,艾拉司群整体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轻中度的疲劳、恶心、关节痛和热潮红:

      疲劳:发生率约为 25%,且大多为 1 - 2 级,患者通过适当休息和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

      恶心:发生率约为 15%,建议患者与食物同服或者将剂量拆分服用,以减轻不适感。

      关节痛:与其他内分泌药物类似,约 1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不适。

      热潮红:发生率约为 8%,多为轻度且能够自行缓解。

      严重不良事件(3 级及以上)的发生率低于 10%,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指标轻度升高。总体来看,艾拉司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使其成为长期维持治疗的理想选择。

      真实世界证据:展现广阔治疗前景

      基于 EMERALD 试验的结果,多家医疗中心正在开展真实世界研究(RWE)。初步数据显示,接受艾拉司群治疗的患者不仅在 PFS 方面获得明显益处,而且生活质量(QoL)指标也得到改善。在多中心回顾性分析中,连续 3 个月应用艾拉司群的患者中,超过 70%的患者报告其体征性症状(如骨痛、乏力)的缓解程度优于既往使用的内分泌药物。这些证据为艾拉司群在不同治疗阶段以及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联合策略与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对内分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艾拉司群与其他靶向药物联合使用的潜力正不断被挖掘:

      与 CDK4/6 抑制剂联合:早期的 II 期研究显示,艾拉司群与利帕替尼或帕博利珠单抗等 CDK4/6 抑制剂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延长患者的 PFS,且耐受性依然可控。

      与 PI3K/AKT/mTOR 通路抑制剂双靶向联合:针对 PIK3CA 突变高危患者,艾拉司群与 PI3K 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有望为解决内分泌耐药的多重机制问题提供新的突破。

      与免疫治疗联合的可能性:虽然 ER+乳腺癌一线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但在高度内分泌耐药的背景下,艾拉司群有可能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

      未来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揭示这些联合策略的临床价值,并有助于优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 ER+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9-05 11:18:24  更新
  • 艾拉司群(elacestrant)基本信息

    处方药 艾拉司群(elacestrant)
    • 剂型:

      胶囊剂

    • 规格:

      345mg*30粒

    • 厂家:

      美国Stemline

    • 适应症:

      存在绝经后女性或成年男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阴性、ESR1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且至少接受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成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