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血液科 > 骨髓纤维化 > 血液内科必备:芦可替尼循证使用全指导

    血液内科必备:芦可替尼循证使用全指导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在血液内科的治疗领域,合理使用药物是保障患者健康、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芦可替尼​作为一款在血液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药物,其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浏览  次
    2025-09-28 13:53:53  发布

      在血液内科的治疗领域,合理使用药物是保障患者健康、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芦可替尼作为一款在血液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药物,其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血液内科必备:芦可替尼循证使用全指导(图1)

      一、药物本质:选择性抑制剂

      芦可替尼属于Janus相关激酶1和2的选择性抑制剂。它通过精准作用于特定的激酶靶点,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在血液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二、剂型规格:多样选择

      芦可替尼常见的剂型为片剂,规格有每片5mg、15mg以及20mg三种。不同的规格为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便利,能够更精准地控制药物剂量,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适应证明确:针对特定患者群体

      芦可替尼主要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被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的成年患者。其主要治疗目标是缓解疾病相关的脾大症状以及改善疾病相关的其他症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四、用法用量:精准把控

      (一)口服给药,灵活服用

      芦可替尼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与食物同服或者不与食物同服,这种灵活性为患者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二)起始剂量,因人而异

      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的不同,起始剂量也有所差异:

      对于血小板计数>200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20mg。

      当血小板计数在100 - 200之间时,推荐起始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15mg。

      若血小板计数处于75 - 100的范围,推荐起始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10mg。

      而血小板计数在50 - 75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5mg。

      (三)剂量调整,灵活应对

      针对开始治疗时血小板计数≥100的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血液学毒性的剂量调整

      中断治疗和重新给药:当血小板计数<50或ANC(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0.5时,需要中断治疗。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50以上且ANC恢复至0.75以上时,方可重新给药。重新开始芦可替尼治疗时,有相应的最大剂量限制。

      减量:若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情况,应考虑按照规定进行减量,目的是避免因剂量问题而中断治疗,确保治疗的连续性。

      五、特殊人群用药:区别对待

      (一)肝功能不全患者

      对于轻、中或重度肝损伤(Child - Pugh A、B和C级)患者,应根据血小板计数将推荐的起始剂量减少大约50%,每天给药2次。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调整剂量可以降低药物在体内蓄积的风险,保障用药安全。

      (二)肾功能不全患者

      轻度或者中度肾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因为这类患者的肾功能对药物的清除影响较小。

      重度肾损伤(CrCl<30ml/min)患者,应根据血小板计数,将推荐起始剂量降低大约50%,每天给药2次。肾功能严重受损会影响药物的排泄,调整剂量可避免药物在体内过量蓄积。

      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起始剂量是单次给药15 - 20mg,仅在血液透析当天完成后给药。如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100 - 200,则单次给药剂量为15mg;如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200,则推荐单次给药剂量为20mg或每隔12h给药10mg(共给药2次)。后续给药(单次给药或每隔12h给药10mg,共给药2次)是在每次透析周期内血液透析当天给药,每天1次。这种特殊的给药方案是为了适应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规律。

      (三)老年人

      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医生在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四)儿童

      18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明确,因此不建议儿童使用该药物,除非在严格的医学监测和评估下进行特殊治疗。

      (五)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

      妊娠期分级为C。出于谨慎考虑,说明书建议妊娠期禁用芦可替尼,因为目前尚不清楚该药物对胎儿的具体影响。哺乳期分级显示婴儿风险不能排除,当治疗开始时,应该停止母乳喂养,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造成潜在危害。

      六、药动学指标:了解药物代谢

      芦可替尼的药动学指标如下:tmax为1 - 2h,即服药后1 - 2小时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浓度;F为95%,表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7%;Vd为72 - 75L;主要经CYP3A4代谢,其他代谢途径来自CYP2C9;平均t1/2约为3h。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医生更好地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从而更合理地制定用药方案。

      七、禁忌证:严格遵守

      以下两类人群禁止使用芦可替尼:

      对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过敏者,使用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为了保护胎儿和婴儿的健康,应避免使用。

      八、患者用药教育:贴心指导

      (一)症状报告

      引导患者及时报告出血或带状疱疹、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或感染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或者疾病进展的表现,及时报告有助于医生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不良反应告知

      告知患者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贫血、挫伤、头晕、头痛、腹泻或水肿等。让患者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在出现这些情况时保持冷静,及时与医生沟通。

      (三)皮肤问题关注

      建议患者报告任何提示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新发或皮肤组织改变。因为芦可替尼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影响,关注皮肤变化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皮肤癌风险。

      (四)饮食禁忌

      警告患者不要使用葡萄柚汁送服药物。葡萄柚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在体内浓度异常,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五)漏服处理

      告知患者若漏服某次药物,不应补服,而应该按照原定给药方案,按时服用下次药物。随意补服可能会导致药物剂量过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总之,正确使用芦可替尼对于血液内科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用药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也应积极配合,遵循医嘱用药,共同为战胜疾病而努力。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9-28 13:53:53  更新
  • 芦可替尼(Jakavi)基本信息

    处方药 芦可替尼(Jakavi)
    • 剂型:

      片剂

    • 规格:

      5mg*60片

    • 厂家:

      瑞士诺华

    • 适应症:

      鲁索替尼适用于治疗中危或高危骨髓纤维化, 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