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领域,新药的出现总是备受瞩目。伊沙佐米(Ixazomib)作为第一个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自问世以来就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吸引了众多目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它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IRd)能显著缩短起效时间,将患者生存期延长达10个月。
伊沙佐米(Ixazomib)作为一种口服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曙光。临床研究明确表明,当伊沙佐米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即 IRd 方案)时,疗效十分显著。它不仅能大幅缩短起效时间,还能将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多达 10 个月,这对于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作为首个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具备诸多优势。其疗效确切,起效速度极快,能够有效克服高危细胞遗传学因素对治疗的不利影响。而且,它的副反应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外周神经病变(PN)的发生率较低。同时,口服的给药方式极为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确保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服用,进而实现对多发性骨髓瘤(MM)病情的持久有效控制。
对于细胞遗传学高危的患者群体,伊沙佐米同样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数据显示,伊沙佐米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体人群以及高危细胞遗传学人群的数值相近,并且相较于对照组,延长了近 10 个月。此外,伊沙佐米的起效时间仅为 1.1 个月,这一快速起效的特点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在安全性方面,伊沙佐米与对照组相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特别是在蛋白酶体抑制剂特异性的周围神经病变(PN)发生率上,伊沙佐米组没有出现明显上升的情况,3 级 PN 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且未出现 4 级 PN 病例。
C16010 中国延续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伊沙佐米的疗效。该研究入组了 115 例患者,结果显示,伊沙佐米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 PFS 分别为 6.7 个月和 4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 25.8 个月和 15.8 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 56.1%和 31%。伊沙佐米组的完全缓解(CR)及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达到 24.6%,而安慰剂组仅为 12.1%,并且伊沙佐米组的至进展时间明显长于安慰剂组。
伊沙佐米于 2015 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2018 年又在中国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上市许可。它的商品名称为 Ninlaro,也被称作恩莱瑞等。
用法用量
伊沙佐米主要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次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常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推荐的起始剂量为每次 4mg 口服,在一个 28 天的疗程中,分别于第 1、8 和 15 天服用。为了确保药物的吸收效果,患者应在进食前至少一小时或者饭后至少两小时服用。
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约 25%的患者会出现周围水肿的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 28%,其中 3 级占 2%;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为 19%。
皮肤科:19%的患者可能出现皮疹。
胃肠道:腹泻较为常见,发生率达 42%;便秘发生率为 34%;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 26%和 22%。
血液和肿瘤系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达 78%,其中 3/4 级占 26%;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 67%,3/4 级占 26%。
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21%的患者会感到背痛。
眼科:眼病的发生率为 26%,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6%)、结膜炎(6%)和干眼症(5%)等问题。
呼吸道:19%的患者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肝脏:6%的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不全的情况。
感染:4%的患者会患上带状疱疹,不过通过抗病毒预防措施,可将发生率控制在低于 1%的水平。
副作用处理方式
特殊严重反应: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细胞性肝炎、肝毒性、肝脂肪变性、周围运动神经病变、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史蒂文斯 - 约翰逊综合征、甜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横贯性脊髓炎、肿瘤溶解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虽在临床试验中鲜有报道,但一旦出现,必须高度重视。
禁忌与注意事项:对伊沙佐米或其制剂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骨髓抑制、皮肤毒性、胃肠道毒性、肝毒性等情况。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处理
血小板减少症:在治疗期间,至少每月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并且在最初 3 个周期内考虑更频繁地监测。若出现血小板减少,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中断治疗、减少剂量或者输注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定期监测全血计数,一旦发现异常,可能需要中断治疗或者调整剂量。
皮肤不良反应处理:使用伊沙佐米后可能出现皮疹,大多数病例为 1 级或 2 级,少数患者会出现 3 级皮疹。黄斑丘疹和黄斑皮疹是最常见的皮肤反应。应密切监测皮肤毒性,根据毒性级别进行支持性护理。若出现 2 级或更高毒性的皮疹,需调整伊沙佐米和来那度胺的剂量。
胃肠道不良反应处理:针对腹泻、便秘、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可考虑使用止泻药、止吐药,并结合支持性护理来缓解。对于 3 级或 4 级症状,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肝脏不良反应处理: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肝细胞损伤、肝脂肪变性、肝炎胆汁淤积和肝毒性等情况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伊沙佐米,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胶囊剂
3mg
日本武田
治疗经治的多发性骨髓瘤,中位无进展生存25.6个月
2025-08-22 20:06:39
2025-08-22 20:00:01
2025-08-22 19:53:27
2025-08-22 19:45:46
2023-07-20 16:56:34
2025-08-22 22:43:30
2025-08-22 22:38:28
2025-08-22 22:10:08
2025-08-22 21:51:09
2025-08-22 2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