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血液科 > 白血病 > 传统TKI时代落幕?阿西米尼以“变构抑制”开启白血病治疗新篇章!

    传统TKI时代落幕?阿西米尼以“变构抑制”开启白血病治疗新篇章!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阿西米尼是全球首个STAMP抑制剂,通过“变构抑制”靶向BCR-ABL1,解决耐药问题并降低副作用。临床验证其疗效显著,尤其对耐药突变患者。该药耐受性较好,但需注意副作用管理,且用药前需基因检测,部分耐药情况可联合用药应对。

    浏览  次
    2025-08-04 22:43:21  发布

    阿西米尼药物简介

    阿西米尼(Asciminib)堪称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靶向治疗药物,由知名药企诺华公司精心研发。在2021年,它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并正式上市。作为全球首个“特异性靶向ABL肉豆蔻酰口袋抑制剂”(STAMP抑制剂),阿西米尼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它精准地靶向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关键驱动基因BCR - ABL1,尤其为那些对传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产生耐药或者无法耐受传统TKI治疗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创新性的设计理念,不仅成功攻克了长期困扰CML治疗的耐药难题,还显著降低了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被业界誉为“CML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药物”。

    传统TKI时代落幕?阿西米尼以“变构抑制”开启白血病治疗新篇章!(图1)

    作用机制:突破传统TKI的桎梏

    阿西米尼的核心作用靶点是BCR - ABL1融合蛋白,而这一融合蛋白正是CML发病的核心分子机制所在。传统TKI药物,像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主要是通过竞争ATP结合位点来抑制激酶的活性。但阿西米尼则另辟蹊径,它通过与BCR - ABL1蛋白的肉豆蔻酰口袋(myristoyl pocket)相结合,诱导激酶发生构象变化,使激酶进入非活性状态,进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如JAK - STAT、PI3K/AKT)的异常激活,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靶向肉豆蔻酰口袋的创新性

    肉豆蔻酰口袋是BCR - ABL1蛋白的自然调控位点,在正常情况下,它会与肉豆蔻酸结合,以此维持激酶的自抑制状态。阿西米尼巧妙地模拟了肉豆蔻酸的作用,恢复了激酶的自抑制功能。这一独特的机制巧妙地避开了因ATP结合位点突变而导致的耐药问题,为CML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耐药突变的强效抑制

    阿西米尼对多种常见的TKI耐药突变(如T315I、F317L/V、E255K/V)展现出了显著的抑制活性。临床前的相关研究显示,它对T315I突变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仅为0.3 nM,这一数值是传统药物的100倍以上,充分彰显了其对耐药突变的强大抑制能力。

    高选择性降低脱靶毒性

    由于阿西米尼的作用不依赖于ATP结合位点,所以它对ABL激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这使得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减少传统TKI常见的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等副作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临床疗效:耐药患者的生存新希望

    阿西米尼的卓越疗效在多项关键临床试验中得到了有力验证,其中包括III期ASCEMBL研究和I期CABL001研究。相关数据表明,它在耐药/不耐受CML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对耐药CML患者的疗效

    ASCEMBL研究:在该研究中,共有233例对至少2种TKI产生耐药或者无法耐受的慢性期CML患者参与。结果显示,阿西米尼组在24周时的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为25.5%,明显高于对照组(博舒替尼组)的13.2%。到了48周时,MMR率进一步提升至37.6%,而且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达到了40.8%。

    T315I突变患者:对于携带T315I突变的患者而言,阿西米尼的疗效更为突出。其MMR率可达4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4个月,远远超过了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

    长期生存获益

    随访数据清晰地显示,接受阿西米尼治疗的患者3年总生存(OS)率为89%,并且疾病进展的风险降低了67%。对于那些没有T315I突变的患者,在持续治疗2年后,MMR率能够维持在70%以上。

    对加速期/急变期CML的探索

    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阿西米尼单药治疗加速期CML的血液学缓解率达到了58%,而联合化疗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急变期患者的生存率,为这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副作用及管理策略

    虽然阿西米尼的耐受性优于大多数传统TKI,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要关注以下不良反应:

    常见副作用(发生率>10%)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23%,贫血为17%,中性粒细胞减少为12%。

    消化系统:恶心发生率达14%,腹痛为10%,腹泻为8%。

    全身症状:疲劳发生率为15%,头痛为9%。

    代谢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为11%,低磷血症为7%。

    严重副作用(需密切监测)

    胰腺毒性:发生率约为4%,主要表现为淀粉酶/脂肪酶升高,严重时可能进展为胰腺炎。

    心血管事件: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为2%,罕见心律失常的情况。

    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的发生率为5%,不过严重肝损伤的风险低于1%。

    处理建议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剂量,例如可以从80mg每日两次减至40mg。

    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来纠正;对于低磷血症的患者,可以补充电解质来改善症状。

    停药指征:如果患者出现3级以上胰腺炎或者持续QTc>500 ms的情况,需要永久停药。

    用药注意事项

    基因检测指导治疗

    阿西米尼优先推荐用于BCR - ABL1 T315I突变或者对≥2种TKI产生耐药的患者。在用药前,需要通过PCR或NGS等技术确认患者的突变状态,以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抑制剂:如伊曲康唑等,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阿西米尼的暴露量,因此需要减少阿西米尼的剂量。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它们可能会降低阿西米尼的吸收,建议两者间隔2小时服用。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目前尚未确立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数据,因此在儿童中使用需谨慎。

    妊娠期:动物研究显示阿西米尼具有胚胎毒性,所以妊娠期女性需要严格避孕。

    肝肾功能不全:对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将阿西米尼的剂量减量50%。

    耐药机制与应对策略

    尽管阿西米尼显著延缓了耐药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以下机制而产生耐药:

    BCR - ABL1激酶区复合突变双重突变

    例如T315I + F359V突变,这种双重突变会导致药物结合位点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阿西米尼的结合和疗效。

    肉豆蔻酰口袋突变

    如P465S、A433T突变,这些突变会直接干扰阿西米尼与肉豆蔻酰口袋的结合,降低药物的抑制效果。

    非激酶依赖的耐药途径

    骨髓微环境介导的耐药:如CXCR4过表达会促进白血病干细胞的存活,使药物难以完全清除病变细胞。

    表观遗传学异常:DNA甲基化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导致药物靶点沉默,从而产生耐药性。

    临床应对方案

    联合用药:阿西米尼联合奥马西他辛(Omacetaxine)可以协同抑制耐药克隆,提高治疗效果。

    新一代抑制剂:如针对复合突变的Vodobatinib(K - 0706),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CAR - T细胞疗法可以靶向CD19/CD22,清除残留病变,为耐药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8-04 22:43:21  更新
  • 阿西米尼布Scemblix(asciminib)基本信息

    处方药 阿西米尼布Scemblix(asciminib)
    • 剂型:

      片剂

    • 规格:

      20mg*60片|40mg*60片

    • 厂家:

      瑞士诺华

    •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两种或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治疗、处于慢性期(CP) 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 C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