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肿瘤科 > 淋巴瘤 > 静脉用高警示药品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处方审核要点

    静脉用高警示药品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处方审核要点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不良反应多样,常见中性粒细胞等问题,3级或4级不良反应也以血液相关为主。药理上对细胞有活性,是双功能氮芥衍生物,能致DNA交联。药代动力学有特定吸收、分布、代谢特征。其活性代谢物经CYP1A2形成,与相关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需谨慎,且宜单独输注。

    浏览  次
    2025-08-04 07:25:36  发布

    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为高警示药品,成分含盐酸苯达莫司汀与甘露醇,适用于特定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禁忌超敏反应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给药每21天一周期,每周期第1、2天静脉滴注,有特定溶媒、配液要求,成品输液有稳定性时限。给药速度60 - 120min,常见输注反应,罕见重度过敏,需控速。

    药品名称: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英文名:Bendamust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成分:

    主要成分:盐酸苯达莫司汀

    辅料:甘露醇

    分子式:C16H21Cl2N3O2•HCl

    分子量:394.72

    适应证:用于治疗在利妥昔单抗或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禁忌证:

    对苯达莫司汀有超敏反应史(如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样反应)的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给药剂量:推荐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的第1天和第2天给药,每次剂量为120mg/m²,最长治疗周期不超过8个[1]。

    给药方式:静脉滴注

    溶媒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2.5%葡萄糖/0.45%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用高警示药品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处方审核要点(图1)

    配液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每瓶仅加入20mL无菌注射用水进行复溶。

    复溶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2.5%葡萄糖/0.45%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

    最终输液袋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应控制在0.2~0.6mg/mL范围内。

    溶媒量通常为250mL~500mL。

    成品输液稳定性:

    在无菌条件下,每瓶仅添加20mL无菌注射用水,经0.9%氯化钠注射液或2.5%葡萄糖/0.45%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

    冷藏条件(2~8℃)下可稳定贮存24小时。

    室温及室内光线照射条件(15~30℃)下可稳定贮存3小时。

    复溶和稀释后的溶液必须在上述稳定贮存期内完成给药。

    给药速度:

    静脉输注时间应为60~120分钟,滴速一般为2~4mL/min。

    临床试验中,输注反应较为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瘙痒和皮疹。

    罕见情况下,可能发生重度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因此建议控制滴速不超过4mL/min。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7%)、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6%)、白细胞减少症(45%)、恶心(44%)、血小板计数减少(40%)、呕吐(32%)、贫血(25%)、血小板减少症(25%)、发热(25%)和食欲下降(25%)。

    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25%):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38%)、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8%)、白细胞计数减少(36%)和白细胞减少症(32%)。

    药理作用:

    苯达莫司汀对静止期和分裂期细胞均具有活性。

    它是一个含有类嘌呤苯并咪唑环的双功能氮芥衍生物。

    氮芥及其衍生物可形成亲电的碱性基团,与富电子的亲核基团形成共价键,导致DNA链间交联。

    这种双功能的共价联结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细胞死亡。

    药代动力学:

    吸收:单次静脉滴注结束后,即达到血药浓度峰值(Cmax)。

    分布:

    苯达莫司汀与人体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为94~96%,不易被其他高结合率药物取代。

    在1~50µg/mL浓度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

    平均分布容积为20~25L,平均稳态分布容积为50L。

    代谢:苯达莫司汀主要通过水解单羟基(HP1)途径进行代谢。

    代谢酶与转运体:

    苯达莫司汀不太可能通过人CYP1A2、2C9/10、2D6、2E1或3A4/5抑制代谢,或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底物的代谢。

    P-gp、乳腺癌耐药蛋白和/或其他流出载体可能参与苯达莫司汀的转运。

    药物相互作用:

    苯达莫司汀的活性代谢物γ-羟基-苯达莫司汀(M3)和N-去甲基-苯达莫司汀(M4)均通过CYP1A2形成。

    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可能提高苯达莫司汀的血药浓度,并降低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

    CYP1A2诱导剂(如奥美拉唑、吸烟)可能降低苯达莫司汀的血药浓度,并升高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

    如需与CYP1A2抑制剂或诱导剂合并用药,应谨慎评估,或考虑使用其他替代药物治疗。

    配伍禁忌:建议单独输注,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8-04 07:25:36  更新
  •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基本信息

    处方药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
    • 剂型:

      注射剂

    • 规格:

      100mg

    • 厂家:

      以色列梯瓦

    • 适应症:

      多种实体瘤及白血病,缓解霍奇金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