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心脑科 > 肺动脉高压 > 安立生坦: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药物解析

    安立生坦: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药物解析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在医学领域,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较为棘手且需要精准治疗的疾病。而安立生坦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以及用法用量等方面都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安立生坦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浏览  次
    2025-09-12 10:12:49  发布

      在医学领域,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较为棘手且需要精准治疗的疾病。而安立生坦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以及用法用量等方面都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安立生坦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安立生坦: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药物解析(图1)

      安立生坦的作用机制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基础

      肺动脉高压指的是肺动脉压力出现异常升高的一种血液动力学状态。这种异常升高可能源于肺血管自身的病变,也可能继发于其他心、肺或系统性疾病。当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时,右心负荷会随之增大,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的作用原理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重要药物类别,安立生坦就属于此类。内皮素是一种主要由血管内皮分泌的小分子物质,其受体主要在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表达。内皮素与细胞的增殖以及肺血管的收缩密切相关。内皮素受体拮抗药的作用靶点是内皮素受体A和B。

      内皮素(ET)的分类及作用

      内皮素(ET)可分为ET - 1、ET - 2和ET - 3。其中,ET - 1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血管平滑肌收缩剂,它不仅参与维持正常血压,还能促进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不同类型内皮素对受体的亲和力有所不同,对内皮素A受体,ET的亲和力顺序为ET - 1>ET - 2>ET - 3;而对内皮素B受体,三种ET的亲和力相等。A受体主要在平滑肌细胞上优势表达,B受体在内皮细胞上更为丰富。ET - 1的平滑肌收缩作用是通过A受体来调节的,而B受体则通过释放一氧化氮使血管松弛。

      安立生坦的适应症

      说明书适应症

      根据药品说明书,安立生坦适用于治疗有WHO II级或III级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WHO组1),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并延缓临床恶化。支持安立生坦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发性或遗传性PAH(占比64%)以及结缔组织病相关性PAH(占比32%)病因学特征的患者。

      超说明书适应症

      除了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外,安立生坦在超说明书情况下也有应用。例如,可用于治疗特发性或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的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并且,安立生坦属于医保乙类无限制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安立生坦的用法用量

      常规用法用量

      安立生坦的起始剂量为空腹或进餐后口服5mg,每日1次。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考虑将剂量调整为10mg,每日一次。药片既可以在空腹时服用,也可以在进餐后服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药片进行掰半、压碎或咀嚼,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目前,没有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进行过高于10mg,每日一次剂量的研究。FDA说明书表明,剂量调整时间可为每隔4周一次。

      超说明书适应症用法用量

      对于超说明书适应症,安立生坦的用法用量根据患者体重有所不同:

      体重20 - 35kg的患者,一日服用2.5mg,最大量为5mg;

      体重35 - 50kg的患者,一日服用5mg,最大量为7.5mg;

      体重≥50kg的患者,一日服用5mg,最大量为10mg。

      总之,安立生坦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对于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但在使用安立生坦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9-12 10:12:49  更新
  • 安立生坦基本信息

    处方药 安立生坦
    • 剂型:

      片剂

    • 规格:

      5/10mg

    • 厂家:

      印度cipla

    • 适应症:

      有WHOⅡ级或Ⅲ级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成人患者(WHO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