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疗领域,艰难梭菌感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当遭遇艰难梭菌感染时,人们常常会问:非达霉素的效果究竟如何?和万古霉素相比,哪个更具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在医疗领域,艰难梭菌感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当遭遇艰难梭菌感染时,人们常常会问:非达霉素的效果究竟如何?和万古霉素相比,哪个更具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究竟是什么?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简称 CDAD),是由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简称 CD)感染所导致的腹泻病症。艰难梭菌属于革兰阳性产芽孢厌氧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可能存在于健康人的消化道中。然而,当出现特殊情况,比如患者服用了抗生素类药物,或者因其他因素致使肠道内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时,艰难梭菌就可能趁机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感染。
目前,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相关腹泻和结肠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CDAD 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腹泻,同时还可能伴有剧烈的腹痛、发热等情况。艰难梭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对肠黏膜造成严重损伤,死亡的肠黏膜会形成一层伪膜,而这就是伪膜性肠炎的成因。
非达霉素(fidaxomicin)在治疗中的角色
非达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菌 RNA 聚合酶,能够选择性地根除致病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而且对肠道正常菌落的破坏较小。在临床试验中,非达霉素表现卓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达霉素的作用机制较为新颖,它主要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达到抗菌效果。此外,它还能抑制孢子形成,进一步减少病菌在肠道内的数量。由于其抗菌谱较窄,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尽量降低对肠道菌群平衡的破坏。
日本研究:非达霉素与万古霉素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对比
日本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比较的 III 期研究,旨在评估非达霉素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功效和安全性,并证明非达霉素与万古霉素相比的非劣效性。
这项 III 期研究采用万古霉素对照、双盲、平行组的设计,招募了 CDI 成人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一组服用非达霉素(200mg,每日两次,口服),另一组服用万古霉素(125mg,每日四次,口服),治疗周期为 10 天。研究的主要终点是 CDI 的总体治愈率,即治疗结束时治愈且在 28 天随访期间无复发的患者比例,预先设定了 10%的非劣效性界限。最终,共有 212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并在 82 家医院接受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非达霉素的总体治愈率为 67.3%(70/104),万古霉素的总体治愈率为 65.7%(71/108),两者差异为 1.2%[95%置信区间(CI)-11.3 - 13.7],未达到预先设定的非劣效性标准。
不过,在对全面分析集中接受至少 3 天治疗的患者进行事后分析时发现,非达霉素的总体治愈率[70/97(72.2%)]高于万古霉素[71/106(67.0%)],差异为 4.6%[95%CI - 7.9 - 17.1]。在完整的复发分析中,非达霉素治疗的患者复发率[17/87(19.5%)]低于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24/95(25.3%)]。而且,两种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特征相似。
尽管这项研究未能证明非达霉素与万古霉素相比具有非劣效性,但从数值上看,非达霉素的总体治愈率高于万古霉素,且复发率低于万古霉素。在当前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的大环境下,非达霉素或许能成为治疗 CDI 的一种选择,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对于艰难梭菌感染及相关腹泻问题,非达霉素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优势和潜力,但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片剂
200mg*20
安斯泰来制药
此药为一种抗菌药物,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的成人和儿童患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2025-09-08 19:57:32
2025-09-08 19:51:17
2025-09-08 19:44:21
2025-09-08 19:39:13
2025-06-12 12:49:49
2025-06-12 12:43:04
2025-06-12 12:40:07
2025-06-12 12:36:27
2025-06-12 12:31:54
2025-06-12 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