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问答 > 肿瘤科 > 结直肠癌 > 贝伐珠单抗2025医保最新情况?

    问题贝伐珠单抗2025医保最新情况?

    贝伐珠单抗​2025医保最新情况:贝伐珠单抗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

    分享
    浏览量
    提问时间: 2025-11-03 13:56:56 
    回答
    本文为人解答了疑惑。

      贝伐珠单抗2025医保最新情况:贝伐珠单抗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

      不良反应

      1、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

      (1)已经开展了多个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同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其中绝大多数是与化疗联合应用。本节中对从大约5500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人群中获得的安全性结果进行了描述。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穿孔;出血,包括较多见于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出血/咯血;动脉血栓栓塞。

      (2)临床安全性数据的分析结果提示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时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

      (3)在各项临床试验中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疲乏或乏力、腹泻和腹痛。

      2、更多关于某些严重不良反应的信息: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下列采用NCI-CTC毒性评价标准(常见毒性评价标准)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

      (1)胃肠道穿孔和瘘、非胃肠道瘘、出血、高血压。

      (2)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

      (3)伤口愈合、蛋白尿、超敏反应、输液反应。

      (4)卵巢衰竭/生育力、感染。

      3、老年患者:

      (1)在随机临床试验中,年龄>65岁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时,发生脑血管意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肌梗死等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可能大于那些年龄≤65岁的患者。在65岁以上患者中观察到的其它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包括3-4级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以及各级别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头痛和疲劳。

      (2)一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中(研究AVF2107),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老年患者(>65岁)中,包括胃肠道穿孔、伤口愈合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在内的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那些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年龄≤65岁的患者。

      4、儿科患者:本品未被批准用于18岁以下人群。在公开发表的报道中,暴露于本品的18岁以下人群出现了除颌骨坏死以外其他部位的骨坏死。

      5、实验室检查异常:

      (1)贝伐珠单抗治疗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以及出现尿蛋白。

      (2)各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那些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在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下列3级和4级实验室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2%):血糖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钾降低、血钠降低、白细胞计数减少、PT(凝血时间)延长、标准化比值升高等。

      (3)临床试验表明伴有或者不伴有蛋白尿的血清肌酐的短暂升高(基线水平的1.5-1.9倍)和使用本品有关。血清肌酐的升高,与使用本品的患者的肾损伤临床特征的高发生率无关。

      6、免疫原性:

      (1)与所有治疗性蛋白质一样,本品也存在着潜在的免疫原性。

      (2)在结肠癌辅助治疗临床试验中,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法(ECL)在2233例可评价患者中,测得14例患者(0.63%)治疗引起的抗贝伐珠单抗抗体试验结果阳性。在这14例患者中,3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到抗贝伐珠单抗中和抗体阳性。这些抗贝伐珠单抗抗体的临床意义尚未可知。

      (3)免疫原性试验结果与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度相关,并且可能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血样的处理、取样的时间、合并用药以及合并的疾病等。由于上述原因,比较抗贝伐珠单抗抗体的发生率和抗其它药物抗体的发生率可能有误导性。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基本信息

    处方药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 剂型:

      注射剂

    • 规格:

      瑞士罗氏:100mg/4ml,400mg/16m|中国信达生物:100mg/4ml

    • 厂家:

      瑞士罗氏

    • 适应症:

      存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复发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肾细胞癌、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等的成人患者。